航运运价指数攀升、外贸订单纷至沓来,原本是外贸形势一片大好的表征,但记者深入采访后发现,运价大幅颠簸、运能供需严重失衡实为“甜蜜背后的隐忧”,直接增加了外贸企业本钱、扰乱了出口操持。
稳定、有序、高效,是航运市场康健发展的须要条件,但在国外疫情没有有效控制,外洋部分港口滞港严重,集装箱空箱回流卡阻的情况下,只有接纳“非常”办法才气化解难题。
航运“牛市”到来,却充满“妨害”
2020年初,疫情打乱了国际航运市场的正常节奏,国际贸易“降温”,航运市场跌入低谷。但从2020年6月起,国际航线运价开始上升,美国、东南亚等地区航线运价全面上涨,且涨幅空前。进入2021年,运价上涨幅度收窄,但仍然处于高位。
一些货代企业反映,美国航线运价上涨4倍左右,欧洲航线上涨3倍不到,红海、亚丁等个别航线甚至上涨10倍。
记者采访发现,运价暴涨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受疫情影响,部分国外订单转移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中国,加上国外“宅经济”对日用消费品的需求旺盛,外贸出货量猛增,客观上增加了运输需求;二是国外港口停工减产,作业效率大幅下降,大量船舶在锚地等候泊位,消耗了名贵的运力资源,也导致大量空集装箱滞留国外,国内严重“缺箱”。
运价上涨给外贸企业带来直接的本钱压力,一些外贸企业迫于出运的周期延长和代价上调,不敢接恒久订单。出货不实时还碰面临违约风险。外贸市场“出口热”,但出运的门路充满“妨害”。
中国船东协会副会长张守国认为,当前运价是市场供需调治的效果,运价高是全球性现象。疫情暴发以来,以运力和集装箱为主的航运资源告急是全球性的,资源供给相对于连续旺盛的市场需求,出现了整体性不敷。好比,对于远东欧洲航线,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出口市场运价也大幅上涨,有的甚至凌驾了国内市场运价的涨幅。
记者从国内外多家航运企业了解,航运“牛市”十年未遇,为了抢抓这一时机,航运公司全面投放运力,并接纳非通例步调,如租用多用途船运输集装箱货品等,设法缓解运力短缺问题。目前全球集装箱运力总规模已比疫情前增长了3%,闲置运力已从2020年5月疫情初期的11.6%下降至2020年12月的1%,而这1%的闲置运力根本都是在修的船舶。可以说,可营运的船舶已全部投入营运。
2021年1月,全球集装箱市场总体投入运力为2336.3万尺度箱,运力规模已回到2020年1月全球疫情前的水平。停止2021年2月26日,全球集装箱市场运力近2400万尺度箱,同比增加了3%,比疫情前运力增加约70万尺度箱。
中远海运进入全球班轮公司第一梯队,全球运力排名第三,但也并非一家独大。以欧洲市场为例,中远海运的市场份额仅有12%左右。中远海运团体先容,目前投入市场的集装箱运力为307万尺度箱,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自去年5月底以来,公司共计增加了40艘船舶,运力提升了近20万尺度箱,增幅到达7%。
张守国认为,只管运力已经全面投放,但运价回落将有一个过程,详细时点取决于疫情防控形势、经贸形势以及物流运输体系各环节因素。
航运物流始终需要千方百计稳外贸、保流通。针对国内外贸企业出口难的问题,中远海运推出太平洋航线中小客户服务专线,提供保舱保柜的运输服务,资助中小企业低沉代价颠簸风险,切实管理沟通难、舱位难、提货难等问题。借助技能手段也能够提高出货效率。中远海运充实依托区块链技能,打造航运和贸易单证新平台,实现了流程优化再造,实现服务“无打仗”“无纸化”,全力简化流程,缩短货品放行时间。2021年,中远海运推出全球客户服务提升行动,全力管理包罗中国外贸企业在内的全球客户所面临的物流堵点、痛点和难点问题。
一场“箱思病”,刺痛航运产业链
航运运能包罗船舶和集装箱,目前,各大航运公司已经大力大举投放运力,市场不但“缺船”,更严重“缺箱”,一场“箱思病”困扰着航运业。
由于外洋疫情尚未得到控制,欧美澳新等目的港不停有从业人员感染新冠肺炎,导致劳动力短缺,从而使得港口、堆栈、堆场、内陆运输等各个环节操纵效率低沉,码头拥堵,船舶、集卡、仓储等物流周转效率大幅下降。
在东南亚、欧洲及澳洲地区,马来西亚巴生港、英国费力克斯托港、澳大利亚墨尔本港、新西兰奥克兰港的等候靠泊时间到达1周以上。英国费力克斯托港的作业效率由之前每小时装卸约120个自然箱,下降到约80个自然箱。
码头拥堵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船舶使用率低沉,集装箱周转效率低沉。目前市场的单船周转次数已从2019年的170次下降至121次,欧美主要市场集装箱周转效率比疫情前大幅下降20%以上,国外一些重要港口的空箱堆存量是正常水平的3倍。
在此情况下,空箱无法实时调回,一时间导致国内用箱骤然告急,推动运价在短期内快速上涨,并出现“一箱难求”的告急局面。
除了流转出现障碍,突然暴涨的集装箱需求让生产企业也始料未及。
2020年上半年集装箱需求低迷,集装箱制造企业进入低谷,部分工厂面临停产。订单从7月份开始陆续增加,造箱企业从8月开始大幅提升产量,集装箱制造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情况,不停挖掘产能潜力,但追上需求的增长仍需时间。
同时,集装箱原质料代价上涨和供应不敷是另一“瓶颈”问题。受造箱市场供需关系以及原质料代价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空集装箱代价从2020年初的2000美元/TEU攀升至2021年初的3500美元/TEU。
原质料供应及人手不敷,导致集装箱到货时间无法包管,进一步加剧了航运运价上涨。
目前,集装箱生产拧紧发条,上海寰宇等集装箱企业增加生产工时,同时通过新增设备、改进工艺、提升产能,加大力大举度做好了配套的人员招聘和培训工作,不停挖掘潜能,工厂单天生产效率提高了60%以上。
“千里运空箱”解“近渴”,多式联运促“分流”
稳外贸、保流通,问题的关键在于集装箱。为了缓解空箱告急的问题,上海、宁波等沿海港口与中远海运等航运企业开启了“千里运空箱”的“非常”办法。
克日,“中远海运恒星”轮装载13469个空集装箱靠泊宁波,实现“千里运空箱”。只管转运空箱本钱甚至高于生产新集装箱,但在特殊情况下,能够解“缺箱”燃眉之急。
航运企业运空箱实为不吝本钱“非常”手段。增补运力供应、加车高速飞行,不吝油耗本钱,以弥补货品码头拥堵延长的时间,为的就是力保物流通畅。
国内主要港口也积极推动集装箱流转。上海港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本年1月份集装箱吞吐量再次突破400万尺度箱,其中空箱回流数量环比增长18.9%。同月,宁波入口外贸空箱约73万尺度箱,较2020年第四季度月均水平净增约16万尺度箱,增长28%。上港团体生产业务部副总司理杨焱滨说,上海港主动与国内外各大船公司沟通,出台费率优惠等步调,请他们从外洋只管多调运空箱回港。中远海运自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2月,共从外洋调回空箱270万TEU,另新增85万TEU集装箱,以满足出口用箱需求,集装箱保有量增幅约20%。
与此同时,向管理要效率,港口创新管理提高集装箱流转效率。目前,上海港推出“异地还箱”“异地提箱”等一系列创新办法,加快全国和世界各地集装箱流转。上海港各项集装箱业务都已实现24小时无中断网上管理,入口集装箱卸船后,口岸手续齐全的入口货品可一小时内完成码头提离。
“操持在洋山岛创建空箱专用堆场,并创建上海港空箱调运中心,预计一期项目将于本年下半年启动。”杨焱滨说,空箱调运中心将提供更大的空箱堆存基地,满足上海当地和周边港口的用箱需求。
集装箱调集解的是“近渴”,流通物流通道,还需要多式联运,对出口货品举行分流。
浙江海港国际联运有限公司总司理钱勇说:“原来只有海运空运,海运现在代价很高,一舱难求,中欧班列是一个新的选择,增加了一种物流渠道,资助出口企业去抓住后疫情期间的发展时机。”
发挥综合交通优势,中远海运通过“陆改水”“陆改铁”“铁改水”“空改水”等,买通供应链断点堵点,连通上下游产业,全力以赴保障全球供应链流通。
市场变革瞬息万变,这一轮航运市场颠簸让外贸企业看到,通过条约条款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性。
张守国发起,中国外贸企业在签订贸易条约时,要增加对运输权的掌控力,在贸易条约中争取入口离岸价(FOB)、出口到岸价(CIF)条款,从而提升外洋直达终端客户的物流配送服务能力,低沉运输本钱。同时,货主企业要与船公司签订恒久运输服务协议,以平抑市场颠簸风险,制止即期市场的运价暴涨,更好地做好货主企业外贸运输物流的统筹安排。
(原题为《“箱思病”刺痛航运产业链》)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来源:
https://www.sohu.com/a/454495941_260616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