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0|回复: 0

央行副行长:引导撬动金融资源向低碳项目等绿色创新项目倾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7 07:45: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团结国大会一般性辩说中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将力图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30·60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集会和2021年“两会”也强调,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这体现了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负责任大国继承,也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前,中国绿色金融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碳中和配景下,下一步应该如何更好、更快地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围绕上述问题,《金融时报》记者专访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他体现,经多年发展,中国的绿色金融已有良好根本,发展走在国际前列。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人民银行开端确立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路,以适应国产业业布局、能源布局、投资布局和人民生活方式等全方位的深刻变革。
《金融时报》记者:绿色金融已经成为国内外经济金融领域的高频词,也是人民银行多年来积极推动的一项重要事业。您如何对待已往几年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取得的成绩?
陈雨露: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银行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倾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走在国际第一方阵。
一是开端形成了完整的绿色金融立体发展体系,绿色金融在支持绿色发展方面已经展现巨大的潜力。2016年,人民银行牵头出台实施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成为全球首个由中央政府部门制定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颠末多年的努力,我国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综合政策体系和市场情况连续改善,绿色金融在标准制定、鼓励机制、情况信息披露、产物创新等领域取得了全面的希望,在推动经济绿色转型、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绿色金融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有效动员我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不绝扩大。2017年以来,国务院批准“六省(区)九地”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取得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履历,不但支持了地方绿色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还提升了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务水平,动员全国绿色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停止2020年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约12万亿元,存量规模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凌驾8000亿元,居世界第二。同时,我国绿色金融资产质量整体良好,绿色贷款不良率远低于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绿色债券尚无违约案例。
三是我国已成为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的风向标,且拥有了相当大的国际引领力。2016年,中国继承G20主席国,首次将绿色金融引入G20框架。2016年以来,在我国积极提倡和推动下,绿色金融议题一直是G20峰会的重要议题。本年的G20主席国意大利决定规复可连续(绿色)金融研究小组,人民银行将继负继承团结主席。别的,人民银行到场发起的央行与羁系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已扩展至83家正式成员和13家观察机构,我国还与欧盟等经济体共同发起可连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促进国际绿色金融标准趋同。目前,我国已稳步推进了1项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4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标准的制定,这些标准成为全球范围内规范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重要参考。
去年,习近平主席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了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雄伟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集会也作了重要摆设。人民银行对此做了深入研究,认为绿色金融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我们相信,这对于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自己也是一个重大的时机。
《金融时报》记者:您刚才提到人民银行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了深入研究,请问下一步在促进绿色金融发展方面会有哪些新的办法?
陈雨露: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202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集会有关精神,人民银行认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开端确立了 “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路。
所谓“三大功能”,主要是指充实发挥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订价三大功能。一是通过钱币政策、信贷政策、羁系政策、强制披露、绿色评价、行业自律、产物创新等,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源向低碳项目、绿色转型项目、碳捕集与封存等绿色创新项目倾斜。二是通过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情况和睦候风险分析、绿色和棕色资产风险权重调解等工具,增强金融体系管理气候变革相关风险的能力。三是推动建立全国碳排放权生意业务市场,发展碳期货等衍生产物,通过生意业务为排碳公道订价。
要发挥好这“三大功能”,我们认为,有须要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五大支柱”。
一是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加速构建。人民银行遵循“国内统一、国际接轨”原则,重点聚焦气候变革、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三大领域,不绝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目前,绿色金融统计制度逐步完善,多项绿色金融标准制定取得重大希望,中欧绿色金融标准对照研究工作即将完成,为规范绿色金融业务、确保绿色金融实现商业可连续性、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是强化金融机构羁系和信息披露要求。连续推动金融机构、证券发行人、公共部门分类提升情况信息披露的强制性和规范性。中英金融机构气候与情况信息披露试点工作不绝推进,试点履历已具备复制推广代价。人民银行组织研发的绿色金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羁系部门与金融机构信息直连,提升了绿色金融业务羁系的有效性。
三是逐步完善鼓励约束机制。通过绿色金融业绩评价、贴息奖补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绿色资产配置、强化情况风险管理,有利于提升金融业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能力。
四是不绝丰富绿色金融产物和市场体系。通过鼓励产物创新、完善发行制度、规范生意业务流程、提升透明度,我国目前已形成多条理绿色金融产物和市场体系,下一步将继续推动产物创新和市场稳健发展。
五是积极拓展绿色金融国际互助空间。在绿色金融国际互助方面,我国积极使用各类多双边平台及互助机制推动绿色金融互助和国际互换,提升了国际社会对我国绿色金融政策、标准、产物、市场的认可和到场水平。
《金融时报》记者:已往一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您对绿色金融国际互助的未来怎么看?
陈雨露:确实,去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从绿色金融发展的角度看,我是比力乐观的。总体来看,当前国际社会更加关注气候变革,也更加相信绿色金融能够成为应对气候变革的重要途径。
国际绿色金融互助是多条理的。多边平台主要有G20、央行与羁系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可连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正如我前面说过的,人民银行作为中方代表,是这些平台的主要发起者和引领者。在双边平台方面,我国也与英国、法国、德国、新加坡等绿色金融发展前沿国家有着很好的互换与互助。
通过到场绿色金融国际互助,我们认识到,国际社会对气候变革和绿色金融的讨论越来越多。好比,各国开始会合深入探讨如何应对气候变革对钱币政策、金融稳定的影响,如安在投资中更多地引入ESG(情况、社会和治理)因素,如何促进各国情况信息披露,以及如何推动国际绿色标准趋同等等。随着讨论的深入,国际社会的共识在增加,绿色金融发展的潜力也在拓展。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刚强支持者和提倡者,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也具备一定的领先优势。思量到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一些新变革,以及国际社会对绿色金融更为积极的态度,我相信,绿色金融国际互助的未来是光明的。我们应该抓住这样的时机,使用好我们现有的优势,更加积极与各方开展互助,充实挖掘绿色金融发展潜力,助力我国和其他国家共同实现各自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原题为《央行副行长陈雨露:绿色金融“三大功能”“五大支柱”助力实现“3060目标”》)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来源:https://www.sohu.com/a/454496972_260616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免责条款|石狮论坛 ( 闽ICP备15001810号-1|闽公网安备 35058102000177号 )

GMT+8, 2025-5-8 16:26 , Processed in 0.154966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